从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谈信贷风险防范管理!
关注本平台
作者:吴浩冉
作者投稿并授权本平台刊发
作者简介:吴浩冉 1995年参加工作,从事信贷工作十年多,目前任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支行信贷行长。
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,中医博大精深。随着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,中医再次被世人重视和喜爱,冬病夏治“三伏贴”热闹刚过,秋冬养生“治未病”又开始了。其实,中医不但能治病、防病和养生,很多中医理论也充满了哲理,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表里辩证诊治,对从事其他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。古人有“学好《黄帝内经》进可为良相,退可为良医”之说。我很喜欢中医,觉得中医的防病、治病理论与我们工作中常提到的信贷风险防范有相通之处。下面,就从中医“治未病”的角度,谈谈如何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。
一、何为“治未病”
“上医治未病”最早源自于《黄帝内经》,“治”是治理管理的意思,“治未病”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,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,大致包括: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方面。
所谓“未病先防”,是指人体在未病之时,注意防范疾病的发生,保持身心健康,如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”、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等,主要是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内容。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,昭示了“防重于治”的医学思想,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谓也”。既病防变,顾名思义,就是已经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,要能够预测到疾病可能发展的方向,以防止疾病可能的进一步发展。
在我们的信贷管理工作中,如何理解“治未病”的理念?
首先要“未病先防”,我觉得是注重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,贷前调查全面细致,把好第一道关口,贷时审查签字盖章真实有效,保证合同文本等资料的合规合法,定期不定期开展贷后检查,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变化,特别注意对企业“苗头性”问题的发现,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势头,有些看似小问题的出现,有些是偶然性的事件,暂时对企业经营没有大的影响,但一旦事态进一步发展,将会形成重大问题,形成信贷风险。
其次要“既病防变”,我觉得是在工作中,注重对贷款风险初发时期的及时防范,对贷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通过调整授信额度、优化担保方式、追加担保等方式保障资产安全。在此过程中,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,采取相适应的实施方案,宜救则救,宜帮则帮,宜退则退,实施优化、重组、置换、退出等措施。对于无药可救的,要在形势进一步恶化前,做到及时查封账户,出手要快,下手要准,运用查封、保全、执行担保人等多种法律手段保全银行信贷资产,防止企业和实际控制人非法转移资产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。
二、如何发现“未病”
整体观念,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,实践中中医很注重表里的辩证运用,表与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等手段来诊断,通过表症的特征来分析里症的深浅,通俗说就是“通过现象看本质”,标是指次要矛盾和病症的将要方面,本则是指主要矛盾和病症,
比如:内脏为本,体表为症,病因为本,症状为标。打个比喻,一个人起了满脸的痘,面部涂用药膏是治标,对症状轻的可能有用,但对病情严重的,要考虑从身体内部去调理,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,因为脸上的痘是身体内在机理出现问题的一种表象。
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精髓,也是中医发现病症的重要手段,体现了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、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。
运用到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中,如何发现或预防企业的“病症”,同样也要念好“望闻问切”四字口决,对企业开展深入、全面、科学的分析。
所谓望,是指在调查中,要去现场观察企业的状况。出现以下几种典型情况,往往是一个企业管理和经营出现问题的征兆。1、内部管理混乱;2、在部门和人员之间,工作相互推诿,办事效率低下;3、环境卫生脏乱差;4、车间机器开工率不足;5、水电费下降;6、库存产品增多;7、应收账款增多;8、账户资金减少;9、人员不稳定(特别是高级财务和管理人员);10、拖欠工人工资等。
所谓闻,这里指的是要广泛搜集信息。通过行业资讯、同行反馈、左邻右舍、征信记录、工商税务数据,以及一些坊间传闻,了解企业和法人代表的信息。如了解到企业民间融资较多,经常有人到企业讨债,法人代表有吃喝嫖赌等不良习惯,或者出现闹婚变、身体健康下降等情况,这些都是不好的苗头。情况一旦发展恶化,就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,进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。
所谓问,是要对了解和掌握的问题和疑点,向企业询问。询问时要掌握技巧,不要单刀直入,可以采用迂回的方式,先对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变化、市场价格波动等方式,进行侧面咨询。然后,再逐步深入,缩小范围,认定问题和疑点确实成立,则再到企业详细了解实情。
所谓切,就是为企业把把脉,通过掌握的情况,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,为今后改进工作措施、加强信贷管理做好准备。
此外,开展行业分析,同样可以“望闻问切”。因为行业出现风险,企业也难保平安,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。在实际工作中,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分析与行业分析结合起来开展,效果会更好,得出的判断结论也许会更为精准。
总之,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,善救弊必塞其起弊之源。对于一个贷款企业而言,如果内在问题不能改善,良性发展就很难实现,出现信贷风险也是迟早的事情。
三、保持“治未病”的思想很重要
在信贷风险实务中,为了做好不良贷款的起诉保全工作,我们费神耗力,有时虽然赢得了官司,到执行阶段收到的实效却很难达到预期。要想改变这一状况,时刻保持“治未病”的思想很重要。
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广为流传,当国王称赞他医术天下第一时,扁鹊说:他二哥治大病于小恙,在重大疾病出现微小病症状时,消灭于萌芽,故被称为“圣医”;他大哥,能防病于未然,在其得病前就及时给予治疗,称为“神医”;我虽能够妙手回春,但病人已病入膏肓,我只能算是个“名医”。
人吃五谷杂粮,不可能不生病,得一场病,吃药打针,花钱受罪,往返医院,心力憔悴,严重的倾家荡产,人财两空。企业发展有兴衰,企业在衰退时,经营出现问题、贷款出现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。
人要健康,少生病,就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,防范信贷风险也要从贷款“三查”做起,做实做细,特别注意会造成贷款风险的潜在问题,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。
比生病可怕的是错误的健康理念,比信贷出风险可怕的是风险管控意识的淡化,信贷风险防范蕴含人生哲理,我们要不断努力,争取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“神医”、“圣医”!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,欢迎您推荐给朋友,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,点击本平台最左侧菜单“往期精华”或“回复数字“m"查看本平台精华文章目录,点击下面链接直接查看相应文章。投稿请查看本平台重奖征稿了!
信贷风险管理 ∣一个有用的公众号
简介:专注信贷风险管理,内容涉及银行、小贷公司、担保、民间借贷、P2P网贷等热门领域,22万优质用户关注,包括高管、客户经理、风控、法务等,每日分享行业资讯、业务知识和法律实务文章,内容实操、实战、实用,只分享对您有价值的内容,还在等什么,长按上面二维码赶紧关注吧!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 查看平台历史信息
↓